
牛年鉚足牛勁,武漢大方學校再迎好消息。2月23日,江夏區教育局召開春季開學工作暨作風建設年動員會,為2021年江夏教育工作把好脈、布好局。會上,武漢大方學校分層培補的做法,被作為先進經驗,面向全區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進行推介交流。
會議現場,區教研室羅耀兵主任就2021年初中七八九年級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質量分析,他總結了教學變革、凝心聚氣、扎實常規、分組送教、分層培補等五大亮點,其中武漢大方學校初中部開展的分層培補、助力學生個性化提升的教學創新得到點贊。
現場還播放了展現大方學校分層培補做法的專題片。片中,大方學校中學部校長趙益清博士、教務主任呂軍民、九年級班主任、英語老師陳麗婷、九年級學生等師生分享了分層培補的經驗和效果,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關注。

區教育局局長葉啟發對全區新學期工作做全面規劃和重要指示,特別強調要高舉質量大旗,緊抓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武漢大方學校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辜負教育局領導的關心和社會各界同仁的信任,以更加優異的辦學質量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讓我們一起回顧全區教育工作大會上大方學校的交流短片:
視頻文稿如下:
正在上課的這位老師叫陳麗婷,是武漢大方學校初中部九年級的一名英語老師,中午12點30分,學生們都已經回寢室午休了,但是陳老師沒有離開教室,并留下了幾位同學。
從錯題訂正,到語法知識點的辨析,陳老師耐心和同學們交流。陳老師說,這幾位同學都是她“承包”的,她要負責到底。

陳老師:初中三年的相處,我們每個老師對自己所帶學生的薄弱項都非常的了解。其次,我們堅持周測和月測,根據孩子平時學習上的表現和考試中各題型的得分,我們會把存在同樣問題的學生分到一塊,課后補習,而且這個補習一定是具有針對性的分題型或專題訓練,是專門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小組以及他們的薄弱項,進行培優或補差,然后觀察這期間這批同層次的孩子學習上的表現或考試中這些題型的得分,看正確率有沒有上去,如果說正確率上去了,那么先對他們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如果說這個成績比較穩定了,以后這類題都做對了,那么他們就可以退出這個層次的幫扶對象,可以進行到下一個層次水平的幫扶當中。
在大方學校初中部,不止陳麗婷老師在這樣做,全校各年級各學科的每位老師都會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績,并且會針對學生的學科弱點進行補課,對于這樣的補課方式,同學們都戲稱,老師是在給他們開小灶。
(記者:你參加過幾門的分層補課?)
學生潘冠銘:我參加過語文還有數學。
學生李子衿:三門,語文 數學 英語。
(記者:有效果嗎?)
學生潘冠銘:有效果,從原來的跟不上到現在能跟上了。
學生李子衿:英語從原來80多到現在穩定在100左右。

中學部教學管理中心主任呂軍民說:我們各科老師都會根據學科和中考題型特點,分析孩子實際情況,從學生最弱的科目開始往上補,慢慢把弱項補齊,優勢科目也會找專門時間培補,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最終實現全科提升,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大方學校的老師,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道路上與孩子們相伴,一個也不能少!

趙益清校長:五清課堂,重在落實,每一清難度都很大,但也給我們清晰指明了目標和方向。除了我們學校統一安排的培補課時間,很多老師還自發利用課間、午休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老師們每天從早忙到晚,但無怨無悔,看到學生實實在在的進步,就是老師最大的寬慰。五清課堂是一個豐富的寶藏,還有太多東西要去探索,相信在區教研室的引領下,學生的成績,老師的水平都會持續不斷地提高。
大方學校會秉承江夏區教育局倡導的“五清”課堂,建設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應知應會,強調課堂高效率,課后低負擔,讓學生享受公平教育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教育質量,在教育之路上,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綜合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媒體報道
圖文編輯:王聰
視頻文案:王聰
視頻拍攝、剪輯:步小雨
配音:王一維
武漢大方學校融媒體中心出品